HTH华体会世界上最臭的开花植物巨魔芋,蝴蝶兰之王,秦岭四宝,桥梁拉索智能检测机器人……9月16日,湖北省科普亮宝会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举行,十大科普场馆在此集中展出30多件宝贝,从大自然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到现代科技助力行业发展,让围观学习的大小朋友们一饱眼福、收获满满。
“这个兰花看上去和其他兰花没什么区别,为啥叫‘象耳蝴蝶兰’呢?”在武汉植物园展台前,市民许女士似有不解。
一旁的志愿者姜俨恒解释道:它原产于婆罗洲、爪哇、苏门答腊、沙巴等低海拔森林树干上,是目前全球已知体型最大的原生种蝴蝶兰;在原生地,其叶片可长达1米、宽达0.5米,加之叶片下垂,非常像大象的耳朵,故名“象耳蝴蝶兰”;它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型”蝴蝶兰,有“蝴蝶兰之王”的美誉。
“杏黄兜兰有啥特别?”有位小朋友紧接着发问。姜俨恒详解道:“非常罕见。1979年杏黄兜兰发现于云南怒江州福贡县碧罗雪山。它是兜兰属里唯一的花,填补兜兰花系的空白,是‘兰花大熊猫’。”
植物界的“大熊猫”荷叶铁线蕨也在展品中。它是三峡库区特有的植物,仅分布在重庆市的万州、石柱两县区覆有薄土的岩石上和岩缝中。目前其生境破碎,并屡遭采挖HTH华体会,数量稀少,濒临灭绝。
“重庆当地又称荷叶金钱草,它可全身都是宝。”姜俨恒介绍,它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黄疸型肝炎、中耳炎等疾病。
“一般闻香识花,可它却是世界上最臭的花,名叫巨魔芋,早在1878年由植物学家在印尼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中发现。”姜俨恒指着展台上的一盆小绿植说,这是它的小苗,目前还没能开花,开花后就是一股尸体腐烂的臭味。
此次武汉植物园以盆栽形式展示8种珍稀濒危植物,意在呼吁大家关注和保护它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华农博士研究生李书彦现场解释:大熊猫其实有两个亚种,一个是四川亚种,一个是秦岭亚种。大家平时看得比较多的是四川亚种,毛色黑白分明HTH华体会,而秦岭亚种毛色会偏黄褐色一点。
“这头金毛羚牛好可爱。”观展的游客笑着说。不同于水牛、老黄牛,它可凶了,“性情残暴,是‘秦岭第一凶兽’。”李书彦现场科普道,它会伤人,以后大家如果偶遇,得离它远远的。
朱鹮颜值高,命运曲折。1964-1981年这十几年间,曾一度绝迹,没人再见过它。终于在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在陕西省八里关乡大店村姚家沟的山林中,发现2个朱鹮的营巢地、7只朱鹮,在各方关注和保护下,生态链保护得好,目前数量达到7000多只,其领地在不断扩大。
“这个紫色的石头有什么特别吗?”有小朋友指着一块“紫绿双色萤石”提问道。讲解员解释,夜明珠就是用萤石打磨而来的,白天吸收光照,夜晚就亮了;此外,萤石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钙,工业制氟原料就来自氟化钙,加氟牙膏中的氟、空调制冷剂氟利昂里的氟都可来源于此。
一块冰蓝色的“蓝文石”,颜值特高,吸引了游客们的目光。志愿者讲解它的独特稀有:文石在全世界都有分布,但是蓝色的文石只在云贵高原有发现。
“如果能制成手链,挺漂亮的。”现场有女士朋友们交流道。然而志愿者否定了大家的设想:“它是类似家里味精那种小的晶状体堆积而成,所以质地很脆,不适合加工,只能做摆件。”
志愿者告诉了大家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当所含微量元素不同时呈现不同颜色,水晶硬度比钢铁还高,所以用水晶是可以划破玻璃的,以此来鉴别。
讲解员形象地科普道:它是桥梁拉索智能检测机器人。你看它像不像蜘蛛侠?我用遥控器就可以控制它在桥梁的斜拉索上爬上爬下,就像你玩遥控汽车一样。它通过高清摄像头来检查桥梁斜拉索表面的PVC材质是否有凹陷等外伤,也能像做CT一样透视里面的高强钢丝是否有裂纹、断裂等内伤,它的诊断结果只是初诊,根据伤情HTH华体会,再组织专家会诊、确诊,最终形成科学有效的诊疗方案。
现场展出的是“探索者”第六代桥梁拉索智能检测机器人,已于2022年5月7日在武汉上岗,已对白沙洲大桥、武汉长江二桥、长丰桥进行了检测。
讲解员介绍,多年前对桥梁斜拉索体检主要靠人工,而现在有了它,效率大增:一根200米长的斜拉索,靠人工,得需要两三人耗时半天才能完成,有了它,最快30分钟就能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