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H华体会每到端午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包粽子、划龙舟、还是吃五红、戴香囊?其实,端午节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便是饱含智慧的“卫生观”。一束艾草,挂在门前,驱虫防疫、祈求健康,那么艾草之于端午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何能在万千植物中脱颖而出,成为这天主角之一?一起来看一看。
端午节,也有“卫生节”之称。五月初五俗称是恶月,有五种毒物,蛇、蝎、蜈蚣、壁虎、蟾蜍HTH华体会,经过了一个春天,繁殖的数量多,毒性也大。同时,在这个时节里,天气闷热潮湿,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在庄稼地里劳作的人们更容易碰上毒虫等。在我国介绍地方岁时节令和风土习俗的著作《风土记》里有这样的说法:“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时为正中节,故作种种物避”,提醒人们需要在生活上做种种的安排来调整身体,避免染病。
艾草的“艾”字,由草字头加一个“乂”字构成,我国最早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辞书《说文解字》中给出的解释是“收割药草”即是“艾”,从字形上看,就像用一把刀具收割数棵小草。这些小草是药草,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广泛用于疾病的治疗。“今之欲王者HTH华体会,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孟子》一书中有这样的说法。而我国对艾的最早记载见于先秦典籍《诗经》《尔雅》,艾用于疗疾较早的记录可见于《黄帝内经》,此后,历代文献中多有关于艾的药用或者食用记载。
现代研究证明,艾草含挥发油、黄酮、倍半萜类化合物等。南京中医药大学教职工本草博物协会会长邹立思老师介绍,人们对于艾草最直接的感受是其本身有芳香的气味,“芳香的气味来自艾草含有的挥发性物质,比较浓烈,挂在家里的门头上有一定的驱蚊驱虫作用。用点燃的干艾草熏蚊虫的效果会好一些,采用鲜艾草悬挂的效果相对有限。但是端午悬挂艾草是一种习俗,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健康的追求。”
艾草用于治病最早记载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用艾熏、艾灸治疗癫疝和痔病,距今已有两千年多年的历史。“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令不相染”葛洪在中医方剂著作《肘后备急方》中也记载,可以使用艾草预防疫病传染。“艾草一方面可以对人的身体进行熏治,例如艾灸;另一方面也可以熏治空气,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邹立思指出HTH华体会,端午前后是采收第一茬艾叶的时节,就像采明前茶一样,是品质优良的头茬艾叶。选择购买艾草时,应选择叶片比较多、大而肥厚艾草购买。“艾草里的芳香物质主要在叶片中,叶多、叶大且肥厚则品质好”。
“以前人将新鲜的艾草挂在门头上,因朝南且通风较好,容易自然干燥;现在人们居住的楼房,如果是比较潮湿的一楼,应偶尔查看和翻动,以防干燥不充分甚至霉变。”邹立思介绍,端午过后,悬挂的艾草干燥后也不要丢弃,“晾干以后的叶子,捣碎或者料理机打碎、过筛,如果不过筛也可以,然后把打碎的叶片揉在一起做成团、条,可以用来做艾灸,药浴泡脚,或者用来熏治空气,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宋史•高丽传》记载:“上已日,以青艾染饼,为盘馐之冠。”明代高濂《饮馔服食笺》记载了一种艾香粽:“一法以艾叶浸米裹,谓之艾香粽子。”清代叶调元《汉口竹枝词》:“艾糕箬粽庆端阳,鳝血倾街秽莫当。头扎包巾穿襔袄,小家儿女马夫装。”艾草入食由来已久。“如今,在我们江苏地区,用艾草制作的青团也非常美味。”邹立思说。
“入夏以后,天气湿热加重,的湿气也会变重,食用一些芳香化湿的东西可以祛湿行气,艾草入食也有一定的祛湿作用。”邹立思说,“艾叶味性、性温,阴虚内热的人要慎用、少用,主要表现有颧红潮热、五心烦热、夜寐不安、咽干口燥、唇红,舌质红少苔或剥脱苔,脉象细数。比如一些人有便秘问题,则要少吃艾叶制作的青团。‘艾’是一剂良药,外用艾炙、泡脚比较安全,长时间、大量内服则需要根据体质、遵医嘱谨慎选用。”